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动能

2025-03-13 10:08: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阅读量:15617

  “赏花游”春风送暖、时令春菜争“鲜”上市……随着春光渐好,消费市场近日迎来“春日限定”热潮,“春日经济”迅速接棒“年味经济”,为消费增长注入新活力。

  专家认为,要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加快新型消费发展,进一步释放消费增长潜能。各地应因地制宜挖掘独特文旅亮点,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文旅产业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推动“颜值”变“产值”

  3月15日启幕的上海樱花节将首次推出夜樱观赏体验,引入光影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赏花+”新模式为服务场景创新打开新思路。

  途牛数据显示,樱花、油菜花等春季限定赏花主题旅游产品的预订热度近期显著提升。

  随着入境游持续升温,今年的赏花踏青季出现更多“洋面孔”。近期,在去哪儿平台上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旅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三成。

  同时,赏春游有了更多新形式。开往春天的银发列车,牵动着银发群体“诗和远方”的情怀。3月上旬,山东首趟银发旅游专列“齐鲁之星”从烟台站出发,带着700余位老年旅客,开启为期14天、行程覆盖湖南、重庆、贵州、云南、江西5省市经典景区的春日之旅。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银发旅游列车往往车随人走,无需换车换铺、搬运行李,为银发群体带来更舒适、更安全的出行体验。银发旅游列车也因其载客量大等特点,在短期内能为当地带来较大的消费增量,给旅游目的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香椿、枸杞头、芝麻菜、西兰苔……早上8点,在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物美超市内,消费者在春菜专区讨论着各色春菜的做法。“香椿上市后,我每天都赶早来买,这样能选到最嫩、最新鲜的。”正在选购春菜的王阿姨说。

  春野浮绿,万物新生。春菜陆续上架,既丰富了“菜篮子”,又活跃了“餐桌子”。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台目前已上架30余款春菜,今年春菜季上新品种数量将达80余种,较去年同期增长约八成。

  春菜的吸引力不止于餐桌,还在田野。例如,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创设“直升机观花+花田火锅”旅游模式,游客在乘坐直升机俯瞰万亩油菜花田后,直接在花田里品尝现摘的油菜花嫩芽下火锅后的美味。

  戴斌认为,乡村旅游需从“流量”转向“留量”,通过高品质住宿设施、优质服务和夜间经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科技应用可助力乡村旅游升级,例如,利用社交媒体打造“网红打卡地”,通过直播推广乡村美食美景。

  作者:熊彦莎

责任编辑:贺国华

免责声明:中企财经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赏花游”春风送暖、时令春菜争“鲜”上市……随着春光渐好,消费市场近日迎来“春日限定”热潮,“春日经济”迅速接棒“年味经济”,为消费增长注入新活力。

2025-03-13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3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1728元,下调32个基点。

2025-03-13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业绩披露季来临。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9日,共有4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从进度看,43家公司的利润分配预案获董事会决议通过,2家公司的利润分配预案已

2025-03-12

  2025年3月12日,中国工商银行与全国工商联在北京联合举办“金融助企 提质向新”金融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和全国

2025-03-12

  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帮助社会公众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和谐金融消费环境,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全面启动2025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2025-03-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当前,新一代青年群体已成为新型消费的生力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

2025-03-12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