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15分钟乐龄生活圈”建设 上海农商银行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再升级

2025-01-03 15:28:42 来源: 和讯网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决策部署,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全面推进养老金融工作。截至12月末,该行已在全市建成55家养老服务网点,打造“六专”服务体系,结合老年客群需求,从硬件设施和服务体系两方面完成对所有养老网点的服务升级,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助力“15分钟乐龄生活圈”建设。

  适老“微改造” 让网点更温馨

  通过四项适老“微改造”,上海农商银行实现养老服务网点硬件升级,让网点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完善适老设施配置。网点设置无障碍通行门、现金服务、爱心窗口、呼叫按铃、安全抓杆、助力架、对客卫生间等,改善老年人的办事体验。

  提供10余项便民服务。在厅堂的便民服务角,配备了放大镜、老花镜、轮椅、拐杖、震动叫号等十多项便民设施,在客户需要时能及时提供方便。

  设置健康与数字专区。网点内配备血压仪、血氧仪、公益健康咨询设备,提供基础健康监测及远程健康咨询服务。网点配备数字体验触摸屏,解决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手机银行的问题。

  设立安享小屋。结合区域情况与客群特点,打造不同主题特色的客户活动专区,让网点成为客户休闲社交、信息分享和互动培训的共享空间。

  “六专”服务体系 让敬老爱老更有特色

  立足老年人核心服务需求,上海农商银行打造“六专”服务体系,为老年客群提供有特色的网点专属服务。

  培训专业的服务经理。通过系统培训的专业养老服务经理,为老年客户提供厅堂全流程服务,对客户多提醒防范资金安全,多指导自助机具的使用,并通过企业微信为老年人提供远程金融咨询服务,为其营造安全贴心的金融服务环境。

  提供专属的金融产品。聚焦老年群体的财富管理问题,网点结合其需求,遴选安享稳健的养老系列产品,并结合智能投顾资产配置平台,提供更专业的财富规划建议。

  打造专设的服务渠道。完成老年“安享版”手机银行产品迭代,字体放大、语音交互、一键直达、同屏演示、防诈阻断等功能提升老年人使用体验;敬老人工服务专线按键前移,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提供专享的配套权益。围绕健康管理、数字跨越、便利出行、爱心通道、社区公益等五大类权益,提供贴合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的各项服务。

  打造专门的活动空间。在网点“安享小屋”内,每周开展“银发日”活动,围绕健康养生、手工制作、书画歌舞、数字教学、防范诈骗等主题,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制作专门的服务手册。提供简单易懂的养老金融服务手册,涵盖银行常见问题解答、手机银行使用指南、防范电信诈骗、养老政策解读等养老综合知识,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服务指引和解决方案。

  上海农商银行将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紧紧围绕“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不断提升养老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将走新又走心的服务模式送到更多老年客户的“家门口”,以金融力量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中企财经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决策部署,2024年,上海农商银行全面推进养老金融工作。截至12月末,该行已在全市建成55家养老服务网点,打造“六专”

2025-01-03

  2024年度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2日至3日如期举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此次考试共有80.9万余人报名,在全国195个城市设立639个考点、8530个考场。

2024-11-07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全力发挥行业头雁作用,依托综合金融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4-11-0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新市民涌入城市,他们怀揣梦想,在各自的岗位奋斗,为城市繁荣贡献力量。为满足这一群体的金融需求,上海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用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助力描绘新市民美好生

2024-10-11

  10月9日晚披露的多份上市公司三季报预告显示,农药化工、生物医药、半导体、航运等行业回暖显著,需求旺盛、订单饱满,进而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其中,韦尔股份、晶合集成、新农股份、海通发

2024-10-1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攀升至2.97亿,占据了总人口的21.1%,在此背景下,构建完善可持续

2024-10-10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